IDE ——> SATA I/II/III 个人pc机 SCSI ——> SAS 服务上 PCIE FC
https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ticle/details/6009110
OS | IDE(并口) | SATA(串口) | SCSI |
---|---|---|---|
RHEL5 | /dev/hda | /dev/sda | /dev/sda |
RHEL6 | /dev/sda | /dev/sda | /dev/sda |
RHEL7 | /dev/sda | /dev/sda | /dev/sda |
/dev/sda2 s=硬件接口类型(sata/scsi),d=disk(硬盘),a=第1块硬盘(b,第二块),2=第几个分区 /dev/hd h=IDE硬盘 /dev/hdd3 /dev/vd v=虚拟硬盘 /dev/vdf7
字符设备:c 块设备:b 普通文件:f 目录:d 链接文件:l 套接字:s 管道文件:p
/dev/cciss/c0d0 /dev/cciss/c0d0p1 c0第一个控制器, d0第一块磁盘, p1分区1 /dev/cciss/c0d0p2 c0第一个控制器, d0第一块磁盘, p2分区2
MBR <2TB fdisk 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+1个扩展分区(N个逻辑分区)
MBR(Master Boot Record)的缩写,由三部分组成,即:
MBR=512字节=446个字节【Bootloader(主引导程序)】+64个字节【DPT分区表(Disk Partition Table)】+2个字节【硬盘有效标志(校验位)】
MBR引导扇区
主引导程序:引导操作系统的主程序
分区表:分区表定义与保存了硬盘的分区信息,操作系统通过读取分区表内的信息,就能够获得该硬盘的分区信息。
每个分区表需要占用16个字节大小,所以MBR分区方案最多只能分4个主分区和3个主分区+1个扩展分区(n个逻辑分区)
16个字节的分区信息保存有分区活动状态标志、文件系统标识、起止柱面号、磁头号、扇区号、起始扇区位置(4个字节)、分区总扇区数目(4个字节)等内容。
MBR中的DPT分区表中保存的分区信息都是主分区与扩展分区的分区信息,==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==,需要在扩展分区内划分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后才能使用。
逻辑分区的分区信息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不是保存在MBR分区表内,这样,就可以突破MBR分区表只能保存4个分区的限制。
GPT >2TB gdisk(parted) 128个主分区
注意:从MBR转到GPT,或从GPT转换到MBR会导致数据全部丢失!
http://www.eassos.cn/jiao-cheng/ying-pan/mbr-vs-gpt.php
机械硬盘的构成: 盘片(Platter): 磁道(Track): 扇区(Sector): 读写磁头(Head): 柱面(Cylinder):
磁盘读取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一个扇区:512字节
操作系统读取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一个数据块:block 4kb
# fidsk /dev/sdb
硬盘容量 = 柱面数 × 盘面数(磁头数) × 扇区数 × 扇区大小(一般为512字节)
Disk /dev/sda: 26.8 GB, 26843545600 bytes 磁盘空间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3263 cylinders 255磁头 63个扇区 每 磁道 3263个圆柱体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 单元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 扇区大小(逻辑/物理) 都是512字节。
I/O size (minimum/optim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 I/O 大小(最小/最大) 都是512字节。
Disk identifier: 0x00030124 设备识别码
启动设备加* 起始 结束 块 id 系统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sda1 * 1 2497 20051968 83 Linux
/dev/sda2 2497 2611 916481 5 Extended 有一个扩展分区
/dev/sda3 2612 3263 5237190 83 Linux
/dev/sda5 2497 2611 916480 82 Linux swap / Solaris
Command(m for help): m 输出帮助信息
Commandaction
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设置启动分区
b edit bsd disklabel 编辑分区标签
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
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个分区
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列出分区类型
m print this menu 帮助
n add a new partition 建立一个新的分区
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DOS分区表
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打印分区表
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退出不保存设置
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创建一个新的空的SUN标示
t changea partition's system id 改变分区的标号
u changedisplay/entry units 改变显示的单位
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检查验证分区表
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分区表
需求1:需要2G的空间
1. 增加一块10g硬盘
2. 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 /dev/sdb[12345]
3. 格式化指定分区
4. 创建一个空的目录作为挂载点
5. 手动挂载使用
总结:
手动挂载:
mount [options] 需要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
特点:系统重启后需要重新挂载;手动卸载后需要手动挂载
-o:挂载选项 -o ro,sync
[root@MissHou ~]# mount -o remount,ro /u02 //可以是挂载点也可以是设备
remount:重新挂载一个正在挂载的设备
挂载设备:真实设备、设备UUID,设备的卷标
/dev/sdb
/dev/sdb1
[root@MissHou ~]# blkid /dev/sdb1 //查看设备的UUID和文件系统类型
/dev/sdb1: UUID="FD3A-F14D" TYPE="vfat"
[root@MissHou ~]# blkid /dev/sdb2
/dev/sdb2: UUID="f1cc2198-7e5f-4408-9c74-9b93d4716d8d" TYPE="ext4"
[root@server ~]# e2label /dev/sdb1 DISK1
说明:e2label只能够对ext2~ext4的文件系统设置卷标
[root@MissHou ~]# e2label /dev/sdb2 disk2
[root@MissHou ~]# blkid /dev/sdb2
/dev/sdb2: UUID="f1cc2198-7e5f-4408-9c74-9b93d4716d8d" TYPE="ext4" LABEL="disk2"
[root@MissHou ~]# umount /u01
[root@MissHou ~]# umount /dev/sdb2
[root@MissHou ~]# mount UUID="FD3A-F14D" /u01
[root@MissHou ~]# mount LABEL="disk2" /u02
开机自动挂载:
# vim /etc/fstab //开机自动挂载
UUID="9bf6b9f7-92ad-441b-848e-0257cbb883d1" /mnt/disk1 auto defaults 0 0
UUID="4d26172c-7aff-4388-baa5-c6756c014d52" /mnt/disk2 ext4 ro 0 0
# mount -a
特点:系统重启后自动挂载;手动卸载后重启会自动挂载或者使用mount -a自动挂载
/etc/fstab文件:
格式:
要挂载的资源路径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dump备份支持 文件系统检测
UUID=289370eb-9459-42a8-8cee-7006507f1477 / ext4 defaults 1 1
1段:挂载的设备(磁盘设备的文件名或设备的卷标或者是设备的UUID)
2段:挂载点(建议用一个空目录),建议不要将多个设备挂载到同一个挂载点上
3段:文件系统类型(ext3、ext4、vfat、ntfs(安装软件包)、swap等等)
4段:挂载选项
async/sync 异步/同步:
auto/noauto 自动/非自动:
rw/ro 读写/只读:
exec/noexec 可被执行/不可被执行:
remount 重新挂在一个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,常用于修改挂载参数
user/nouser 允许/不允许其他普通用户挂载:
suid/nosuid 具有/不具有suid权限:该文件系统是否允许SUID的存在。
usrquota 这个是在启动文件系统的时候,让其支持磁盘配额,这个是针对用户的。
grpquota 支持用户组的磁盘配额。
....
defaults 同时具有rw, dev, exec, acl, async,nouser等参数。
man mount 可以找到详细信息
5段:是否支持dump备份。//dump是一个用来备份的命令,0代表不要做dump备份,1代表要每天进行dump的动作,2也代表其他不定日期的dump备份。通常这个数值不是0就是1。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。
6段:是否用 fsck 检验扇区。//开机的过程中,系统默认会用fsck检验文件系统是否完整。0是不要检验,1表示最先检验(一般只有根目录会设定为1),2也是要检验,只是1是最先,2是其次才进行检验。
fsck -f /dev/sdb2
说明:
要挂载的资源路径可以是文件系统的UUID,设备路径,文件系统的标签 ,光盘镜像文件(iso),亦或是来自网络的共享资源等
建议:
/etc/rc.local 操作系统启动后读取的最后一个文件
vim /etc/rc.local
...
/bin/mount /dev/sdb1 /u01
自动挂载 Automount:
特点:挂载是由访问产生;卸载是由超时产生;依赖于后台的autofs服务
思路:
1. 所有的监控都是由一个程序完成 autofs
2. 服务启动后才会监控挂载的设备
3. 修改配置文件来指定需要监控的设备
需求1:让系统自动挂载/dev/sdb1设备,如果2分钟没有被用自动卸载
步骤:
1)安装autofs软件
[root@MissHou ~]# rpm -q autofs
autofs-5.0.5-88.el6.x86_64
2)修改配置文件(指定需要监控的设备和挂载的目录)
vim /etc/auto.master //定义一级挂载点/u01和子配置文件
/u01 /etc/auto.u01 -t 120 或者 --timeout 120 单位秒 (设置超时时间去卸载)
vim /etc/auto.u01 //子配置文件自己创建,定义二级挂载点和需要挂载的设备
test -fstype=ext4,ro :/dev/sdb2
3)重启服务
[root@MissHou ~]# service autofs restart
Stopping automount: [ OK ]
Starting automount: [ OK ]
[root@MissHou ~]#
4)测试验证
后续补充:
如果想要将/dev/sdb1挂载到/u01下,怎么做?
需求2:将10.1.1.2上的共享目录/share/nfs挂载到10.1.1.1本地的/notes下面
环境:
server:10.1.1.1 搭建NFS服务,共享/share/nfs/xxx
client:10.1.1.2 使用autofs自动挂载server上共享目录
步骤:
1. server端共享文件
[root@server ~]# mkdir /share/nfs -p
[root@server ~]# touch /share/nfs/file{1..3}
[root@server ~]# mkdir /share/nfs/dir{1..3}
[root@server ~]# ls /share/nfs/
dir1 dir2 dir3 file1 file2 file3
[root@server ~]# vim /etc/exports
/share/nfs *(rw)
[root@server ~]# service nfs restart
2. client端使用autofs方式自动挂载
1)vim /etc/auto.master
/nfs /etc/auto.notes
2)vim /etc/auto.notes
notes -nfs,ro 10.1.1.1:/share/nfs
3) 重启服务
4)测试验证
注意:一级和二级挂载点可以不用创建,autofs可以让我们临时使用
方法1:增加一个硬盘或者分区来扩容swap空间
[root@server ~]# mkswap /dev/sdb6
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, size = 2064316 KiB
no label, UUID=dcd9338f-8709-47ca-b039-0266b8926a8a
[root@server ~]# blkid /dev/sdb6
/dev/sdb6: UUID="dcd9338f-8709-47ca-b039-0266b8926a8a" TYPE="swap"
//激活swap分区。swap空间不能手动挂载
[root@server ~]# swapon /dev/sdb6
[root@server ~]# swapon -s
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
/dev/dm-1 partition 2031608 0 -1
/dev/sdb6 partition 2064312 0 -2
方法2:使用dd命令模拟大文件来扩容swap
[root@server ~]# dd if=/dev/sr0 of=/rhel6.iso
[root@server ~]# dd if=/dev/sda1 of=/tmp/bak.boot
[root@server ~]#
[root@server ~]# dd if=/dev/zero of=/dev/sda1 bs=1M count=100 //不要执行
if=源文件
of=目标文件
bs=复制数据的大小
count=复制的个数
注意:
1. 一般可以使用dd命令做块设备文件的备份
2. /dev/zero 特殊设备,一般用来模拟一个大文件,源源不断的二进制的bit流
1. 使用dd命令模拟大文件
# dd if=/dev/zero of=/tmp/swapfile bs=1M count=1024
2. 格式化大文件
[root@server ~]# mkswap /tmp/swapfile
3.激活大文件
[root@server ~]# swapon -p 1 /tmp/swapfile
4. 查看
[root@server ~]# swapon -s
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
/tmp/swapfile file 1048568 0 1
1、虚拟机里添加一块10G硬盘,分7个分区,格式化前4个分区为ext4的文件系统类型,第5个分区格式化成swap分区,大小为1G 2、使用两种方式扩容你的swap空间,扩容1G大小。 3、使用autofs一键触发挂载新添加硬盘的第2个分区到/u01/test目录下;超时时间为1分钟 4、使用autofs一键式触发挂载10.1.1.2:/data/share/notes目录 5、将第一个分区设置开机自动挂载
扩展:
====gdisk====
GPT 128个主分区
1.创建分区
# gdisk -l /dev/sdc
# gdisk /dev/sdc
# partprobe /dev/sdc
# ll /dev/sdc*
2.创建文件系统(格式化)redhat7默认使用xfs
# mkfs.xfs /dev/sdb1
3.挂载(手动、开机自动、autofs自动)
# mkdir /mnt/disk1
# mkdir /mnt/disk2
# mount -t xfs -o ro /dev/sdb1 /mnt/disk1 //手动挂载
# umount /mnt/disk1
逻辑卷: 逻辑卷(LVM):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,它是建立在物理存储设备之上的一个抽象层,优点在于灵活管理。 特点: 1、动态在线态扩容 2、离线裁剪 3、数据条带化 4、数据镜像
物理卷是底层真正提供容量,存放数据的设备,它可以是整个硬盘、硬盘上的分区等。
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,它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。即把物理卷整合起来提供容量分配。 一个LVM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卷组,也可以包含多个卷组。
逻辑卷建立在卷组之上,它是从卷组中“切出”的一块空间。它是最终用户使用的逻辑设备。逻辑卷创建之后,其大小可以伸缩。
每一个物理卷被划分为称为PE(Physical Extents)的基本单元,具有唯一编号的PE是能被LVM寻址的最小单元。PE的大小可指定,默认为4 MB。 PE的大小一旦确定将不能改变,同一个卷组中的所有物理卷的PE的大小是一致的。 4MB=4096kb=4096kb/4kb=1024个block
逻辑卷也被划分为被称为LE(Logical Extents) 的可被寻址的基本单位。在同一个卷组中,LE的大小和PE是相同的,并且一一对应。
真实的物理设备 逻辑上 物理卷(pv)——>卷组(vg)——>逻辑卷(lv)
思路:
1. 物理的设备
2. 将物理设备做成物理卷
3. 创建卷组并将物理卷加入其中
4. 创建逻辑卷
5. 格式化逻辑卷
6. 挂载使用
需求1:将/data目录动态扩容到3G
思路:
1. 查看/data目录所对应的逻辑卷是哪一个 /dev/vg01/lv01
2. 查看当前逻辑卷所在的卷组vg01剩余空间是否足够
3. 如果vg01空间不够,得先扩容卷组,再扩容逻辑卷
4. 如果vg01空间足够,直接扩容逻辑卷
需求2:离线裁剪逻辑卷
[root@server ~]# umount /data/
[root@server ~]# e2fsck -f /dev/vg01/lv01 检验文件系统
[root@server ~]# resize2fs /dev/vg01/lv01 2G 裁剪文件系统到2G
[root@server ~]# lvreduce /dev/vg01/lv01 -L 2G 裁剪逻辑卷
[root@server ~]# mount /dev/vg01/lv01 /data 挂载使用
条带化:
把保存到逻辑卷的数据分成n等分,分别写到不同的物理卷,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;
如果任何一个涉及到的物理卷出现故障,数据都会无法恢复。
sdb 8:16 0 10G 0 disk
├─sdb1 8:17 0 2G 0 part
├─sdb2 8:18 0 2G 0 part
├─sdb3 8:19 0 1K 0 part
├─sdb5 8:21 0 2G 0 part
└─sdb6 8:22 0 2G 0 part
[root@server ~]# pvcreate /dev/sdb[12]
Physical volume "/dev/sdb1" successfully created
Physical volume "/dev/sdb2" successfully created
[root@server ~]# pvs /dev/sdb[12]
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
/dev/sdb1 lvm2 a-- 2.01g 2.01g
/dev/sdb2 lvm2 a-- 2.01g 2.01g
[root@server ~]# vgcreate vg01 /dev/sdb[12]
Volume group "vg01" successfully created
//实现条带化之前:
[root@server ~]# pvs /dev/sdb[12]
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
/dev/sdb1 vg01 lvm2 a-- 2.00g 2.00g
/dev/sdb2 vg01 lvm2 a-- 2.00g 2.00g
[root@server ~]# vgs vg01
VG #PV #LV #SN Attr VSize VFree
vg01 2 0 0 wz--n- 4.01g 4.01g
创建实现条带化的逻辑卷:
lvcreate -n lv01 -L 1G -i 2 vg01 /dev/sdb[12]
-i 参数:给出条带化的数量
[root@server ~]# lvcreate -n lv01 -L 1G -i 2 vg01 /dev/sdb[12]
Using default stripesize 64.00 KiB
Logical volume "lv01" created
[root@server ~]# pvs /dev/sdb[12]
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
/dev/sdb1 vg01 lvm2 a-- 2.00g 1.50g
/dev/sdb2 vg01 lvm2 a-- 2.00g 1.50g
格式化挂载使用:
683 mkfs.ext4 /dev/vg01/lv01
684 mount /dev/vg01/lv01 /data/
测试:
# iostat -d -m /dev/sdb[12] 2
-d 查看磁盘
-m 以什么速度显示,每秒M
2 每隔2s显示一次
如果后面还有数字则代表总共显示多少次
逻辑卷实现镜像:
镜像:对某个逻辑卷的数据做镜像,起到数据备份的作用。
镜像前:
[root@server ~]# pvs /dev/sdb[56]
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
/dev/sdb5 vg02 lvm2 a-- 2.00g 2.00g
/dev/sdb6 vg02 lvm2 a-- 2.00g 2.00g
[root@server ~]# lvcreate -n lv02 -L 1G -m 1 vg02 /dev/sdb[56]
Logical volume "lv02" created
-m参数:给出镜像的个数
[root@server ~]# lvs
LV VG Attr LSize Pool Origin Data% Move Log Cpy%Sync Convert
lv01 vg01 -wi-ao---- 1.00g
lv02 vg02 mwi-a-m--- 1.00g lv02_mlog 19.92
说明: Cpy%Sync 19.92该值是100%说明复制ok
创建后:
[root@server ~]# pvs /dev/sdb[56]
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
/dev/sdb5 vg02 lvm2 a-- 2.00g 1.00g
/dev/sdb6 vg02 lvm2 a-- 2.00g 1.00g
格式化逻辑卷:
mkfs -t ext4 /dev/vg02/lv02
挂载使用
mount /dev/vg02/lv02 /u02
touch /u02/file{1..5}
mkdir /u02/aaa{1..3}
测试验证:
思路:损坏一个磁盘,测试数据是否在第二个物理卷中
1. 使用dd命令破坏一个物理卷
dd if=/dev/zero of=/dev/sdb5 bs=1M count=100
2. 再次查看物理卷发现有一个unknown Device
unknown device vg02 lvm2 a-m 2.00g 1.00g
/dev/sdb6 vg02 lvm2 a-- 2.00g 1.00g
3. 将损坏的盘从卷组中移除
vgreduce vg02 --removemissing --force
4. 再次查看挂载点/u02数据依然存在
自己也可以再次测试:
1. 再拿刚刚人为损坏的盘做成物理卷再次加入到vg02卷组中
2. 再次让/dev/sdb5和/dev/sdb6互为镜像
lvconvert -m 1 /dev/vg02/lv02 /dev/sdb[56]
3. 等待复制完成就可以再次人为模拟另一块物理卷损坏继续测试
理解原理
1. 创建快照 (EXT4)
[root@node1 ~]# lvcreate -L 128M -s -n lv2-snap /dev/vg1/lv2
[root@node1 ~]# mount -o ro /dev/vg1/lv2-snap /mnt/lv2-snap/
[root@node1 ~]# lvscan
ACTIVE '/dev/vg1/lv1' [768.00 MiB] inherit
ACTIVE Original '/dev/vg1/lv2' [512.00 MiB] inherit
ACTIVE Snapshot '/dev/vg1/lv2-snap' [128.00 MiB] inherit
2. 修改原卷的数据
3. 观察Snapshot
[root@node1 ~]# dmsetup ls --tree
vg1-lv2--snap (252:5)
├─vg1-lv2--snap-cow (252:7)
│ └─ (253:17)
└─vg1-lv2-real (252:6)
├─ (253:17)
└─ (253:18)
vg1-lv2 (252:1)
└─vg1-lv2-real (252:6)
├─ (253:17)
└─ (253:18)
XFS:
[root@node1 ~]# mount -o nouuid,ro /dev/vg1/lv1-snap /mnt/lv1-snap/s
挂载快照,尽量使用ro的方式,将不会破坏快照卷中的数据
应用场景:
/var/lib/mysql
1. 锁表
2. 备份【逻辑|物理备份】
3. 解锁
100G 物理备份 /var/lib/mysql/xxx
1. 锁表
2. 创建快照
3. 解锁
4. 挂载快照
5. 备份到指定地方
6. 删除快照
快照实现自动扩容:
/etc/lvm/lvm.conf
snapshot_autoextend_threshold = 80
snapshot_autoextend_percent = 20
//当快照使用到80%时,自动扩容20%
pvcreate /dev/sdb[123]
vgcreate vgname /dev/sdb1
lvcreate -n lvname -L [+]size |-l pe个数or 30%free vgname
lvextend -L [+]size /dev/vgname/lvname
resize2fs /dev/vgname/lvname
vgextend vgname /dev/sdb2
vgreduce vgname /dev/sdb2
vgreduce vgname --removemissing --force
resize2fs /dev/vgname/lvname size
lvreduce -L size /dev/vgname/lvname
lvremove /dev/vgname/lvname
vgremove vgname
pvremove /dev/sdb2
1、添加一块新的10G物理磁盘到你的Linux操作系统中,并将其分为2个分区(大小自己决定)。如sdb1和sdb2。 2、将sdb1做成大小为2kG的逻辑卷lv01挂载到系统中的/u01目录下面,并且在/u01目录下面创建file1~file5 5个文件。 3、假设sdb1分区有坏块,现在需要将sdb1分区上的数据快速放到另外块盘sdb2上,怎么做? 4、由于业务需要,/u01目录需要扩大到9G,怎么做? 5、新建一个卷组,名称为vg0,PEsize为8M,在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lv02的逻辑卷,大小为50个PE,格式化为ext3,挂载在/mnt/lv01要求每次开机都生效。
磁盘配额 quota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作用: 限制用户或组对磁盘空间的使用,例如文件服务器,邮件服务器...
一、启用磁盘限额
1. 让文件系统支持配额 [ext3/4]
# vim /etc/fstab
/dev/mapper/vg01-lv01 /data ext4 defaults,usrquota,grpquota 1 2
# mount -o remount /data
# mount |grep data
/dev/mapper/vg01-lv01 on /data type ext4 (rw,usrquota,grpquota)
2. 创建磁盘配额的数据库文件
注意: 建议停用SELinux
# quotacheck -acug
# ls /data/aquota.*
/data/aquota.group /data/aquota.user
//-a 所有分区(已支持配额)
//-c 创建
//-u 用户
//-g 组
3.启动磁盘配额
# quotaon -a //启动所有分区的磁盘配额
二、日常管理
+++设置配额+++
方法一:edquota
# edquota -u stu1
Disk quotas for user stu1 (uid 500):
Filesystem blocks soft hard inodes soft hard
/dev/mapper/vg01-lv01 0 0 0 0 0 0
soft:又称软限制,当用户到达这个限制以后,系统会给予警告,但仍可写入。
hard:又称硬限制,到达这个限制,就完全禁止任何写入
以下三个为磁盘空间的限制设置:
blocks:已使用空间,无需要设置
soft:用户空间使用限制,为软限制,需要设置
hard:用户空间使用限制,为硬限制,需要设置
以下三个为总文件个数的限制:
inodes:已有文件总数,无需要设置
soft:文件总数限制,为软限制,需要设置
hard:文件总数限制,为硬限制,需要设置
我们要限制stu1用户使用空间10M,最多不能超过12M,文件总数为200个,
最多不能超过250个,设置如下:
Filesystem blocks soft hard inodes soft hard
/dev/mapper/vg01-lv01 0 10240 12288 0 200 250
注:空间限制是以k为单位的。
grace time: 宽限期,默认7天
# edquota -t 修改配额的宽限期
测试:
# su - stu1
[stu1@vm1 data]$ dd if=/dev/zero of=test99 bs=1M count=11
dm-1: warning, user block quota exceeded.
11+0 records in
11+0 records out
11534336 bytes (12 MB) copied, 0.108284 s, 107 MB/s
[stu1@vm1 data]$ dd if=/dev/zero of=test99 bs=1M count=13
dm-1: warning, user block quota exceeded.
dm-1: write failed, user block limit reached.
dd: writing `test99': Disk quota exceeded
13+0 records in
12+0 records out
12582912 bytes (13 MB) copied, 0.257964 s, 48.8 MB/s
[stu1@vm1 data]$ touch file{1..6}
dm-1: warning, user file quota exceeded.
[stu1@vm1 data]$ touch file{1..11}
dm-1: write failed, user file limit reached.
touch: cannot touch `file10': Disk quota exceeded
touch: cannot touch `file11': Disk quota exceeded
[stu1@vm1 data]$ quota //查看自己的配额情况
Disk quotas for user stu1 (uid 500):
Filesystem blocks quota limit grace files quota limit grace
/dev/mapper/vg01-lv01
12288* 10240 12288 24:00 1 5 10
方法二: setquota
# setquota -u username block软限制 block硬限制 inode软限制 inode硬限制 分区
# setquota -u jack 80000 100000 15 20 /dev/sda2
# quota jack
方法三:复制
# edquota -p alice tom robin user1 user2 user3
将alice的配额方案复制给后面所有用户
# for i in {1..10}
> do
> useradd zhang$i
> edquota -p stu1 zhang$i
> done
+++查看配额+++
查看单个用户的配额: # quota jack
查看所有用户的配额: # repquota -a
# repquota -ag
普通用户查看自己配额: $ quota
扩展知识:针对组设置配额
例1:限制hr组的成员能在/home/hr目录中:100M 50文件
# groupadd hr
# useradd hr01 -G hr
# useradd hr02 -G hr
# mkdir /home/hr
# chgrp hr /home/hr
# chmod 2770 /home/hr
# ll -d /home/hr
drwxrws--- 2 root hr 4096 09-12 17:07 /home/hr
# edquota -g hr
Disk quotas for group hr (gid 507):
Filesystem blocks soft hard inodes soft hard
/dev/mapper/vg01-lv_home 4 0 102400 1 0 50
# repquota -ag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rhel7:
注意:
1、不需要手动执行quotacheck命令对xfs文件系统进行检查,它会在mount的时候自动执行
2、不需要在xfs文件系统的根下生成quota数据文件
# mount -o uquota /dev/xvm/home /home
# xfs_quota -x -c 'limit bsoft=500m bhard=550m tanya' /home
# xfs_quota -x -c report /home
-x:专家模式
-c:交互模式,可加多个
管道(|):连接多个命令的工具 命令1 | 命令2 | 命令3
OPTIONS: -i: 不区分大小写 -v: 查找不包含指定内容的行,反向选择 -w: 按单词搜索 -c: 统计匹配到的次数 -n: 显示行号 -r: 逐层遍历目录查找 -A: 显示匹配行及前面多少行 -B: 显示匹配行及后面多少行 -C: 显示匹配行前后多少行 --color=auto :可以将找到的关键词部分加上颜色的显示 -l:只列出匹配的文件名 -L:列出不匹配的文件名 -e: 使用正则搜索 ^key:以什么开头 key$:以什么结尾
每次过滤都显示颜色: vim ~/.bashrc alias grep='grep --color=auto' source ~/.bashrc
-c :以字符为单位进行分割。 -d :自定义分隔符,默认为制表符。 -f :与-d一起使用,指定显示哪个区域。
课堂练习: 用小工具列出你当系统的运行级别。5/3
将文件的每一行作为一个单位,从首字符向后,依次按ASCII码值进行比较,最后将他们按升序输出。
-u :去除重复行 -r :降序排列,默认是升序 -o :将排序结果输出到文件中 -n :以数字排序,默认是按字符排序 -t :分隔符 -k :第N列 -b :忽略前导空格。 -R :随机排序,每次运行的结果均不同。
-i: 忽略大小写 -c: 统计重复行次数 -d:只显示重复行
tee 双向覆盖重定向<屏幕输出|文本输入> -a 双向追加重定向
-d:自定义间隔符,默认是tab -s:串行处理,非并行
tr用来从标准输入中通过替换或删除操作进行字符转换。
tr主要用于删除文件中控制字符或进行字符转换。
使用tr时要转换两个字符串:字符串1用于查询,字符串2用于处理各种转换。 -d 删除字符串1中所有输入字符。 -s 删除所有重复出现字符序列,只保留第一个;即将重复出现字符串压缩为一个字符串。
a-z 任意小写 A-Z 任意大写 0-9 任意数字 [:alnum:] all letters and digits//所有字母和数字 [:alpha:] all letters//所有字母 [:blank:] all horizontal whitespace//所有水平空白 [:cntrl:] all control characters//所有控制字符 \b Ctrl-H 退格符 \f Ctrl-L 走行换页 \n Ctrl-J 新行 \r Ctrl-M 回车 \t Ctrl-I tab键 [:digit:] all digits//所有数字 [:graph ] all printable characters, not including space//所有可打印的字符,不包含空格 [:lower:] all lower case letters//所有小写字母 [:print:] all printable characters, including space//所有可打印的字符,包含空格 [:punct:] all punctuation characters//所有的标点符号 [:space:] all horizontal or vertical whitespace//所有水平或垂直的空格 [:upper:] all upper case letters//所有大写字母 [:xdigit:] all hexadecimal digits//所有十六进制数字 [=CHAR=] all characters which are equivalent to CHAR//所有字符
-l:打印行数 -c:打印字节数 -m:打印字符数 -w:打印单词数 -L:打印最长行的长度 扩展: (一)“字节”的定义 字节(Byte)是一种计量单位,表示数据量多少,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。 (二)“字符”的定义 字符是指计算机中使用的文字和符号,比如1、2、3、A、B、C、~!·#¥%……—*()——+、等等。 (三)“字节”与“字符” 不同编码里,字符和字节的对应关系不同: ①ASCII码中,一个英文字母(不分大小写)占一个字节的空间,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空间。 ②UTF-8编码中,一个英文字符等于一个字节,一个中文(含繁体)等于三个字节。 ③Unicode编码中,一个英文等于两个字节,一个中文(含繁体)等于两个字节。 符号:英文标点占一个字节,中文标点占两个字节。举例:英文句号“.”占1个字节的大小,中文句号“。”占2个字节的大小。 ④UTF-16编码中,一个英文字母字符或一个汉字字符存储都需要2个字节(Unicode扩展区的一些汉字存储需要4个字节)。 ⑤UTF-32编码中,世界上任何字符的存储都需要4个字节。
du:统计目录或文件大小 -h:以人性化的方式查看 KB、MB、GB -s:显示总和 df:查看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-h:以人性化的方式查看 KB、MB、GB -H:使用1000位进制单位,而不是1024 -T: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-i:列出inode信息
分别截取IP;截取NETMASK;截取广播地址;截取MAC地址
将系统中所有普通用户的用户名、密码和默认shell保存到一个文件中,要求用户名密码和默认shell之间用tab键分割